什麼是「預知保全」、「IoT」?

教教我吧!馬姐
教教我吧!馬姐
  • 達弟

    馬姐。最近在展覽等場合中常聽到「預知保全」或「IoT」,是指什麼呢……保全似乎可分為「預知」及「預防」,不太懂有什麼差別。

  • 馬姐

    首先,我先說明保全的觀念好了。
    以往的主流觀念為「事後保全」,即每次發生故障導致產線停止時進行維修。

    若只單純更換故障零件就可恢復運作,影響相對較小,但若原因不明,將會導致裝置停機時間大幅延長,造成生產延遲。

    因此,為了防範未然,「預知保全」、「預防保全」的觀念逐漸成為主流。

    Maintenance Timing and Downtime
  • 達弟

    原來如此,「預知保全」和「預防保全」的目的是為了消除裝置的停機時間,對吧?

  • 馬姐

    既然你已經了解目的了,我來說明「預知」和「預防」的不同吧。

    「預知保全」不是等到零件壞掉才更換,而是經常性監視設備狀態,當出現變化徵兆時就進行處理

    另一方面,「預防保全」則是依據零件廠商的推測平均壽命,由設備的運作狀況決定更換時間點,事前更換零件。
    提到「預防」,可能會想到類似「為了預防蛀牙,定期看牙醫」的概念。

    • 「預知保全」

      根據平日的自我檢查時
      注意到的變化去看牙醫

      Predictive Maintenance - Go to the dentist when something changes
    • 「預防保全」

      每三個月定期
      看一次牙醫

      Preventive Maintenance - Go to the dentist regularly

    但其實為了維持設備不停止,相較於「預防保全」,更建議採取「預知保全」,
    畢竟若採取「預防保全」,有可能在更換時間點前就壞掉。

  • 達弟

    原來如此,「預知保全」可以在有問題徵兆出現時即時處理,好像有不少優點呢。那麼實際上要怎麼進行「預知保全」呢?

  • 馬姐

    為了進行「預知保全」,首先得收集平常的資料,進行「可視化」
    根據這些資料,就可以發現狀態的變化(徵兆)。

    為了有效收集各種資料,「IoT」這種方法備受矚目。以日常生活的例子來說,可以根據健康管理資料進行健康管理等等。

    Maintenance Timing and Downtime
  • 達弟

    啊,我也有這麼做!可以在智慧型手機上以圖表查看測量數據。還可以將我的數據與一起運動的朋友進行比較。……這就是「IoT」嗎? 「IoT」到底代表什麼?

  • 馬姐

    「IoT」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簡稱,又稱為「物聯網」,是指透過網路,可以監視/控制各種物品的系統。達弟今天的卡路里消耗量也其中一種應用。

  • 達弟

    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「可視化」也與「物聯網(IoT)」密切相關。我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。

  • 馬姐

    最近常見可在外透過手機確認房間的溫度,返家前先打開空調電源等,已經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中了喔。

    因此,我們不僅僅在「可視化」方面,還開始使用系統透過參考收集的數據來「控制」我們周圍的日常生活。

    但是,考慮到控制會有點複雜,如果你感興趣的話,從「可視化」開始捕捉變化可能是個好主意。

Home Appliance System Using IoT
  • 達弟

    原來如此,如果我們從設備的角度來思考...換句話說,透過物聯網收集馬達和其他部件的數據並使其可視化,可以實現設備的「預知保全」。
    那麼,東方馬達有沒有可以對應「可視化」的產品呢?

  • 馬姐

    可以推薦αSTEP AZ系列
    不只「位置」、「速度」, 還可監視「溫度」、「負載」、「行走距離」、「電源狀態」等。只要將既有裝置上的馬達、驅動器改成AZ系列,就能朝「可視化」踏出第一步。

    也有關於「可視化」和「預知保全、IoT活用事例」。的相關資料『FAQ 什麼是「預知保全」「IoT」?』。

  • 達弟

    我懂了!我也要像「物聯網」一樣收集數據!

關聯產品

教教我吧!馬姐 問題募集中

馬姐

「教教我吧!馬姐」正在募集大家的問題。
請告訴我們想要讓馬姐解說的問題、或是經常遇到的馬達相關疑問。

※您提交的意見可能會作為「教教我吧!馬姐」的主題。 
我們不會直接回覆您提交的內容,敬請見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