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空氣流動的原理, 學習電控箱的設計基礎!


-
啊!達弟。怎麼一臉苦惱呢?
-
最近要進行關於電控箱冷卻的讀書會,但不太了解電控箱的設計重點。
-
若要讓電控箱冷卻效率變高,重點在於理解「空氣流動」。今天以空氣流動的原理為中心,來確認電控箱設計的3個基本重點吧。對了,還記得設置風扇時如何決定適當位置嗎?
-
這是當然的!若要排出暖空氣,需將排風用的風扇裝在上方,若要吸入冷空氣,則在下方開吸風口或安裝吸入用風扇。
-
沒錯!首先,第1個重點就是「理解空氣升溫後的特性」。
。當冷空氣受熱後,其特性會往上方流動。設置在電控箱內的機器,配置時也需考慮此特性。一般而言,控制機器中,特別是相當於大腦的PLC,為了避免電容器壽命變短,會配置在低處。控制馬達的驅動器則在其上方。電源相關(斷路器、變壓器)等會發熱的機器,或是不容易受熱影響的繼電器等,配置在高處效果會更好。● 電控箱示意圖 -
…之前有客戶反映「同一處的驅動器」一直出現過熱Alarm,感到非常困擾。那個驅動器應該是設置在上方,但原因不是很清楚…。
-
-
所以是空氣(風)不太會流到出現Alarm的驅動器(盤內右上)位置啊。
-
沒錯。單單只安裝風扇,有時無法讓空氣順利流動到想冷卻的地方。
所以,可安裝隔板,讓空氣流動。 -
確實可送風到想冷卻的地方了呢。
-
確實可送風到想冷卻的地方了呢。「有效率地換氣」。
。考考你。A、B、C之中,你覺得那個吸風口大小的吸風效率最好?
機箱 | A | B | C |
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排風口 > 吸風口 | 排風口 = 吸風口 | 排風口 < 吸風口 | |
吸入量 | 比B少 | - | 與B無差異※ |
- ※ 當風扇能力為飽和狀態時,吸入量不會有變化。
-
吸風口越大就能吸入越多空氣,所以是C。
-
錯了。答案是B!
空氣的吸入量取決於安裝於排風口風扇的能力。若能確保吸風口與風扇安裝孔面積為同等大小,就能吸入幾乎與排出量相同的空氣量,而有效率地換氣。並不是一昧加大吸風口,就能吸入更多空氣喔。 -
原來如此~。
-
另外也要考慮到裝在電控箱內的機器越多,空氣就更不易流動。像這類壓力損失較大時,以前有說過要採取怎樣的對策,還記得嗎?
-
…我再複習一下。
-
達弟,真拿你沒辦法。此外,選用風扇不只考慮實裝密度,還有電控箱的尺寸、材質、機器發熱量,因此條件的確認非常重要。
-
嗯,選用風扇要考慮的因素很多,看來也不簡單呢…,
幸好,東方馬達有選用服務,大可放心。 -
是啊。可以透過網站、傳真、郵件、電話免費諮詢,並有專人介紹最適合的產品。另外,網站上也有 技術支援工具,可讓客戶自行計算需要風量。
-
對啊!希望客戶也能多加活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