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中和對策有助於製造業持續營運
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暨一般財團法人汽電共生中心理事長 柏木孝夫訪談
透過製造現場的數位轉型改革,期望解決成本課題及達到穩定供電

為了實現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,製造業如何因應已是當務之急。尤其在工廠用電較多的半導體產業,在大幅影響製造成本的課題當中,迫切需要轉換為CO2排放量較少的再生能源或綠色能源。為了持續穩定生產並確保營收,製造業必然要因應碳中和實施相關對策,但是即使揭示於經營方針,在製造現場也可能聽到「雖然可以提升企業形象,但與生產並無直接關聯」這類忽略因應對策的意見。在本文當中,將介紹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/一般財團法人汽電共生中心理事長柏木孝夫的見解,探討有助於製造業持續營運之碳中和對策的方向性,柏木先生是日本環境能源領域的第一把交椅,也密切參與政府能源政策之制定。
透過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實現「能源物聯網(Internet of Energy,IoE)」的世界
在21世紀,使產業結構產生變化的關鍵字即是數位轉型(DX)與綠色轉型(GX)。先有推動工廠數位化的數位轉型,而後開始綠色轉型,未來產業結構將轉為以綠色能源為主。截至20世紀之前,產業的基礎皆在於鐵,到了21世紀,則變為資料。透過資料化,可活用網路或IoT,藉由將虛擬區域與實體區域連結,達到更精細的控制。國立大學法人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柏木孝夫表示:「藉由資料與網路活用,可將生產製程本身建構到IoE的世界,IoE是指Society5.0時代的能源系統,藉由將各式各樣的能源裝置連接至網路並交換資訊,成為可相互控制能源需求與管理的機制」(圖1)。
図1

為了實現IoE社會,必須藉由高性能的電力電子機器進一步促進再生能源的最大利用,並透過無線電力傳輸至IoT所使用的感測器以達到能源管理的精細化與高度化。若使用半導體來執行電力電子技術,就可能達到高速的數位轉換,而使IoE社會成為現實。如此一來,半導體就能夠取代石油成為能源系統的核心。
綠色轉型(GX)的關鍵是節能、電氣化和氫
在綠色轉型當中,是由節能、電氣化和氫3個要素掌握關鍵。在節能方面,從過去就一貫執行減少用電量的各項措施。在電氣化方面,重點在於如何善用來自於再生能源的零排放電源。目前無論哪個國家,目標都是要推動將太陽能、風力、地熱、水力、生質能等再生能源作為主力電源。
「日本中小規模水力的品質與價格不符,並非好的選擇,地熱也因為溫泉法的緣故而難以實行。因此,未來十年左右將以太陽能及風電為主,但由於會受天候影響,發電生產的電力變動幅度較大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如何整合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,將變動控制在最小範圍就很關鍵,為此就必須使數位轉型發揮作用,確實做好控制。」(柏木)
在電氣化當中,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電動車(EV),汽車目前佔日本CO2排放量的17%左右,改為電動車後就幾乎為零。另外,在電動車使用的電池當中,可以將稍微劣化的電池放在自家,使其用於屋頂的太陽能板發電,吸收其變動性。
同樣地,在工廠如果要導入太陽能及風車,就一定需要電池。如果與電動車一體化,過去員工白天停放在停車場的車子,就可以作為太陽能發電的控制電池作用。藉由這樣的方式,工廠內的停車場就成為蓄電系統,並藉由數位化打造出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工廠。
像這樣子,在考慮將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整合的過程當中,就可以看到工廠未來的型態。「氫無法在工廠製作,目前在日本也無法源源不絕地供應。但可以留待作為一個選項,配合今後的社會情況擴大供應會相當重要。」(柏木)
以汽電共生系統生產自用電源,確保能源穩定
為了因應電力自由化,製造業必須立即面對的,就是能夠穩定確保所需能源的能源安全性。
即使積極採取工廠的節能對策,由於一邊也推動設備電氣化,因此整體用電量並不會減少。再加上,在製造業中,如果沒有預先準備自用電源,未來可能就無法完成作業業務。自用電源由於受到零排放的限制,因此會是利用引擎、渦輪或燃料電池、太陽能發電等的分散式電源。建議應考慮利用汽電共生系統(熱電聯產)從熱源產出電力與熱後供給(圖2)。
図2

汽電共生系統雖會排放CO2,但同時會供應電力與熱,因此整體仍為節能。
「引擎與渦輪將來都會越來越高效率。再加上,瓦斯甲烷化後效率會變得更好,有助於減少CO2的排放量,或是成為沒有CO2的甲烷,就能達成碳中和。」(柏木))
自用電源電力可向外販售,創造新的商業模式
若企業內部導入發電設備,或許也可能創造出向外販售電力的新形態業務。將工廠的分散式電源藉由數位轉型後的高度能源管理技術集中管理,並利用遠端及整合控制的虛擬電廠(VPP)調整電力的供需平衡,則製造業不只可以使用電力,也可以販售電力。
東方馬達提供有助於碳中和的節能產品,以及可協助選擇最合適產品的選用服務。致力為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,協助實現碳中和。
「製造業採取碳中和措施後,除了可對環境及社會有所貢獻之外,也會成為ESG投資的對象,提升營運持續性。希望企業能夠認識到這會影響到穩定的生產供應以及成本,推動提升本身價值的措施。」(柏木)
PROFILE

柏木 孝夫
國立大學法人東京工業大學 名譽教授 工學博士/國立大學法人電氣通信大學 客座教授/一般財團法人汽電共生暨能源高度利用中心理事長
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,曾任美國商務省NBS(現NIST)特聘研究員、東京大學助教授,後就任東京農工大學工學院教授;2007年,就任東京工業大學大學院教授,成立尖端能源國際研究中心(AES中心)並擔任中心長;曾任經濟產業省構造審議會委員等多個公職;長年參與國家能源政策規劃;獲頒能源與環境系統領域等多項獎項;書籍、論文、解析等超過500篇以上著作。
從產品選用階段開始支援設備設計
- 即可由專責技術人員協助客戶選用馬達。
- 備有本公司自製的設備規格及外形尺寸等相關資料。
詳情請以電話或網路與我們洽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