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馬達選用
 

首頁 > 支援服務 > 技術資料 > 步進馬達的動作原理
步進馬達的動作原理
步進馬達的動作原理

實際上經過磁化後的轉子及定子小齒之位置關係,在此以5相步進馬達舉實例說明。

A相激磁時

將A相激磁,會使得磁極磁化成S極,而其將與帶有N極極性的轉子1的小齒相吸引,並與帶有S極極性的轉子2的小齒相斥,於平衡後停止。此時,沒有激磁的B相磁極的小齒和帶有S極極性的轉子2的小齒相互偏離0.72˚。以上是A相激磁時,定子和轉子小齒的位置關係。

B相激磁時

其次由A相激磁轉為B相激磁時,B相磁極磁化成N極,與擁有S極極性的轉子2相吸,而與擁有N極極性的轉子1相斥。

也就是說,將激磁相從A相激磁切換至B相激磁時,轉子運轉0.72˚。由此可知,激磁相位隨A相→B相→C相→D相→E相→A相依次切換,則步進馬達每次正確運轉0.72°。另外,作反方向運轉時,只需將激磁順序倒轉,依A相→E相→D相→C相→B相→A相激磁即可。
0.72˚的高解析度,係取決於定子和轉子構造上的機械偏移量,因此無須使用編碼器等檢知器即可正確定位。另外,就停止精度而言,會影響的只有定子與轉子的加工精度、組裝精度及線圈的直流電阻之不同等而已,因此可獲得±3分(無負載時)的高停止精度。實際上步進馬達是由驅動器來進行激磁相的切換,而激磁的切換時序則是由輸入驅動器的脈波信號所進行。以上舉的是單一相位激磁的例子,實際運作時,為是有效利用線圈同時進行4相或5相的激磁的。